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建设 >> 正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15-10-11 浏览次数:

 

(1)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2)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学生

(3)课程学时/学期/学分:56学时(理论课学时数40,实践课时数16)/1学期/4学分(理论教学:3学分,社会实践教学:1学分)

(4)课程性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是全院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与法律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职业能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大学新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在学生高中文化基础和思想道德素质基础上,系统地进行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与法律素质教育,和后续课程《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课程衔接,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起主要支撑和明显促进作用,也是学生成人与成才的关键。

(5)课程目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人生观、价值观、道

德观教育为主线,依据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养成科学健康的职业理想、职业精神和职业意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同时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和有关法律的主要精神和有关规定,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真正做到学法、懂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1知识目标

(1)了解大学生活的新特点和学习的新理念;

(2)明确理想与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意义作用;

(3)理解并掌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民族精神的内涵;

(4)理解人生目标、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内涵及评价标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5)明确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掌握加强职业道德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6)了解法律的本质,学习法律知识的意义;

(7)掌握我国实体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

(1)能正确理解和看待中学生→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并能尽快适应人生新阶段,树立新的学习和生活理念;

(2)能理解理想对一个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性,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信念;

(3)能对自己的理想做出行动计划;

(4)能在正确分析当前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形势下,培养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

(5)能运用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和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分析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言行,能够自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6)能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和对社会生活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上,正确对待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

(7)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能力,分析自己的专业特色和职业环境,树立正确的就业与择业观;

(8)能正确地认识人生环境,并能用科学的心理健康方法、人际交往原则、社会学理论以及环境理论等正确处理好自我身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环境这几个方面的关系;

(9)通过对热点法律问题的讨论,初步具备以案说法的分析能力和评判能力。

3、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目标

(1)具有团队合作意识;

(2)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

(3)树立办事公道、服务群众的职业认识;

(4)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社会责任感;

(5)能站在社会、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高度,看待自己作为一名职业人的素质。

(6)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定位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三大道德(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基本的法律意识,教学对象为高职学生。鉴于此目标服务与定位,本课程标准在设计上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的适用、实效性,并结合本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以懂基本知识,重能力和意志培养为设计方向。

课程设计理念是:课堂载体,活动导向,能力本位,一方面关注理论教学、理论指导与拓展,另一方面关注实践项目、生活体验和职业导向。

具体设计思路是:

第一,实施三大模块教学,即: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第二,落实两大途径教育,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其中,实践教育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采用志愿服务、道德调研、辩论演讲、视频影院、案例探讨、时事点评、论辩法庭等形式。

第三,向开放性方向延伸课程。在基础的大纲、教案、授课计划、习题、多媒体课件、实践指导、课程考核方案上,精心组织教学录像、专家讲堂、网络视频、推荐阅读书目、课后延伸思考等。

重难点安排:理想信念教育是核心;爱国主义与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重点;道德观与法制观教育是基础。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则是难点。

(7)教学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具体的教学组织中体现了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过程的技能性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根据学习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使学生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本课程设计了三大模块教学,9个学习项目,在项目的教学实施中,进一步分解成18个学习型工作任务。

 

 

 

 

表1

教学组织表

模块

学习项目编号

学习项目名称

学习型工作任务

学时

 

 

 

模块一

 

思想教育

1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任务一  正确对待大学生活

4

任务二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2

树立科学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任务三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2

3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任务四  继承爱国传统做忠诚的爱国者

4

4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任务五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

任务六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任务七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模块二

 

道德教育

5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任务八  了解社会主义道德基

2

任务九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6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任务十  了解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2

任务十一  了解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7

恪守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任务十二  了解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6

任务十三  树立家庭美德 了解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模块三

 

法制教育

8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任务十四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2

任务十五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9

 

了解法律制度

维护合法权益

任务十六  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12

任务十七  了解我国实体法律制度

任务十八  了解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

期末考核

2

机动

2

合计

40

                     

(8)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表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项目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项目1:.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总学时:4

项目概述及任务:本项目为2个学习型工作任务:

任务一:正确对待大学生活     任务二:学习“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二、项目的教学实施

①知识目标:了解高职学习生活的新特点,了解“基础”课的性质和目的,明确学习“基础”课与自己成长成才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能否学好这门课关系到自己的未来前途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②能力目标:提高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生活、前途、道德、法律等现实问题的能力。

③素质目标: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大学生进行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自觉性。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4学时)

①案例导入

②教师讲解

③学生讨论

④教师分析及点评

⑤现场调查

三、项目教学内容

(5)项目的教学内容:

任务一:正确对待大学生活

①适应人生新阶段;

②肩负历史新使命;

③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任务二:学习“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

②“基础”课的基本内容;

③学习“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四、考核评价:通过作业、自测题等形式检查学生了解掌握该项目的情况。

 

 

 

续表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项目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项目2:.树立科学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总学时:2

 

 

项目概述及任务:本项目为1个学习型工作任务: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二、项目的教学实施

①知识目标: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作用,明确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②能力目标: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走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③素质目标: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坚定为实现理想而艰苦奋斗的信念,用实际行动把美好理想化为现实。

 

①案例导入

②教师讲解

③学生讨论

④教师分析及点评

⑤现场调查

三、项目教学内容

①理想信念的作用;

②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③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④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续表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项目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项目3:.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总学时:2

项目概述及任务本项目为1个学习型工作任务:继承爱国传统,做忠诚的爱国者。

 

 

一、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二、项目的教学实施

①知识目标:了解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本质内涵,把握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的基本要求。

②能力目标:增强大学生爱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做忠诚的爱国者。

③素质目标: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①案例导入

②教师讲解

③学生讨论

④教师分析及点评

⑤现场调查

⑥观看爱国主义录像片。

 

三、项目教学内容

①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②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主要内容

③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④爱国主义与时代价值

⑤做忠诚的爱国者

 

(6)通过作业、自测题等形式检查学生了解掌握该项目的情况。

续表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项目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项目4:.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总学时:4

项目概述及任务:本项目分为3个学习型工作任务: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②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③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一、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二、项目的教学实施

 

①知识目标:了解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内涵,明确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了解心理健康的内涵和标准;明确人际关系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

②能力目标:培养大学生自觉用正确人生观去指引人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③素质目标: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和公关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①案例导入

②教师讲解

③学生讨论

④教师分析及点评

 

三、项目教学内容

任务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①人生观的涵义                  ②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③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④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引导人生。

任务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①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②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③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任务三: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①学会心理调节,增进心理健康               ②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③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续表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项目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项目5:.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总学时:2

项目概述及任务: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共2个学时,分为2个学习型工作任务。

①了解社会主义道德②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一、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二、项目的教学实施

 

①知识目标:了解道德的本质,掌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②能力目标:树立道德意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道德自律能力。

③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服务于社会的意识。

 

①案例导入

②教师讲解

③学生讨论

④教师分析及点评

 

三、项目教学内容

任务一:了解社会主义道德

①道德的本质和主要功能                ②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任务二: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②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③加强个人品格修养,培养道德自律精神。

 

 

续表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项目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项目6:.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总学时:4

项目概述及任务目名称: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共4个学时

本项目分为2个学习型工作任务:

①了解公共生活中的的道德规范      ②了解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二、项目的教学实施

①知识目标:掌握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掌握公共生活中相关的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

②能力目标:用所知的社会公德和公共生活的法律规范要求自己,自觉维护公共生活秩序。

③素质目标:树立在公共生活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规范的意识,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4学时)

①案例导入

②教师讲解

③学生讨论

④教师分析及点评

 

三、项目教学内容

任务一:了解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①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②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任务二:了解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①《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主要内容

②《集会游行示威法》的主要内容

③《环境保护法》的主要内容

④网络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续表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项目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项目7:.恪守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总学时:4

项目概述及任务:项目名称:恪守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共4个学时,分为2个学习型工作任务。

①了解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②树立家庭美德,了解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一、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二、项目的教学实施

①知识目标:了解职业的本质,掌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及要求,明确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和方法,掌握职业生活中的法律规范。学习、掌握婚姻家庭的道德和法律要求。

②能力目标:增强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育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感和职业精神,学会在职业生活中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正确处理学习和恋爱的关系以及恋爱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学会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③素质目标:增强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具备团队协作的素质,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职业法律素质。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树立新时代的家庭美德,为建立幸福家庭打下良好的人生基础。

 

 

①案例导入

②教师讲解

③学生讨论

④教师分析及点评

⑤现场调查

三、项目教学内容

任务一:了解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大学生择业创业

④劳动法及有关职业安全与健康的法律规定。

任务二:树立家庭美德,了解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①爱情与人生          ②婚姻与家庭               ③《婚姻法》的有关规定

 

续表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项目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项目8:.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总学时:4

项目概述及任务

项目名称: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共2学时,分为2个学习型工作任务。

①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②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一、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二、项目的教学实施

①知识目标:理解新的国家安全观,了解国家安全一般法律知识。

②能力目标: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提高学生运用法律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③素质目标:培养大学生养成自觉遵纪守法,严格依法办事的习惯,树立法律信仰,自觉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①案例导入

②教师讲解

③学生讨论

④教师分析及点评

 

三、项目教学内容

任务一: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①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②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③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任务二: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①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②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      ③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续表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项目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项目9:.了解法律制度 维护合法权益

 

 

总学时:14

项目概述及任务目名称:了解法律制度 维护合法权益。共12学时,分为3个学习型工作任务。

①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②了解我国实体法律制度

③了解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

 

 

一、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二、项目的教学实施

 

①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掌握民法、刑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我国程序法的基本理论知识,明确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其它法律途径。

②能力目标:增强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法律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③素质目标:培养大学生养成自觉遵纪守法,严格依法办事的习惯,培养大学生适用正确的法律途径,解决法律纠纷的法律素质,树立法律信仰,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4学时)

①案例导入

②教师讲解

③学生讨论

④教师分析及点评

 

三、项目教学内容

任务一: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①我国的国家制度           ②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③我国的国家机构

任务二:了解我国实体法律制度

①我国的民商法律制度                     ②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

③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                     ④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任务三:了解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

①我国的诉讼法律制度                     ②我国的仲裁和调解制度。

 

9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根据该课程的特点,我们采用以案例教学为主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案例教学法

围绕教学目的组织素材,选择具有问题性、思想导向性、典型性、真实性案例,每次课程教学之前先介绍精选案例,为学生留下讨论思考题,教师再进行案例分析,然后引入理论教学。这样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接受理解,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讲授法   

了解高职学生对本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心理需求,重新整合学习内容;以专题讲座形式,突出重点、难点、热点,以增加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本课程的职业能力。

  互动教学法

根据项目内容可采取“先讲后讨论”、“边讲边讨论”、“先讨论后讲”等方法,增加师生互动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视频观摩互动法   

根据教学内容,播放相关的视频材料,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陶冶情操。同时,围绕视频资料中的某一问题,借助网络、课堂,设计相应的互动教学环节,开展形式多样的师生互动,学生间的互动,使之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受到生动的道德和法制教育。

  项目实践教学法    

采用多种形式的实践方法,如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职业社会能力。

2.教学手段   

使用多媒体教学课程。

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采用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形象性,扩展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空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进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开展延续性教学活动,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进一步实践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10)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本课程的综合成绩由理论课成绩和实践课成绩两部分组成。

1、理论课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

(1)平时考核(满分40分),主要由以下成绩构成

课程考勤,10分;课程作业,30分;

(2)期末考核(满分为100分,占综合成绩的40%)

期末考试实行开卷考试。主要以教材所讲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高职大学生自身实际回答问题,目的在于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践课成绩构成:(满分100分)

(1)实践日记占实践总成绩50%

实践日记内容:每人每次实践活动完成2篇实践日记。

实践日记由小组长定查阅,指导教师不定期抽阅,作为平时成绩归入学生实践成绩之中。以上学生个人实践日记和心得均用学院统一的“实践日记”本书写。

(2)小组实践总成果占实践总成绩50%

小组实践成果在小组各成员的团结协作和凝聚集体智慧中完成。实践总成果由指导老师评阅,其成绩是实践学习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总成果必须:PPT+书面论文

表2

课程考核成绩表

考核项目

考核方法

权重

成绩权重

综合成绩

平时考核

出勤

10

40

 

100

 

作业2次

30

期末考核

开卷试卷

60

60

实践考核

个人成绩部分

占50%

实践日记2篇

30

50

100

出勤

10

在小组中任务及表现

10

小组成绩部分占50%

实践过程资料

20

50

实践项目总报告

20

实践PPT汇报展示

10

 

 

 

 

 


上一篇:《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